我国发电设备领域正在经历着“冰与火”的考验。一方面是我国发电设备在技术水平与总量上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实现了跨越式赶超。另一方面部分发电设备如火电、风电、核电等设备出现了产能过度饱和的现象,随着国内市场发展逐渐放缓,“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或许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不二法门。
“我国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发电设备目前形成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有些产能可能到我们最终完成工业化也难以消化。”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如是说,要将化解产能过剩和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相结合,将化解产能过剩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相结合,简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支持国内企业在海外靠近市场、靠近资源的地区投资建厂,引导产能过剩行业向外有序转移。
部分发电设备产能利用率下降
“2000年到2010年之间的10年,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黄金十年,电力行业年增速保持在12%左右,从2012年开始增速进入下降通道。应该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进入了中速增长期,今后几年可能会进入低速增长期,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必将面临深度整合,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不可避免。”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恒坤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机电工业》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火电设备产业、水电设备产业、核电设备产能利用率在70%~75%。光伏产能利用率只有60%,风电产能的利用率不到70%。变压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三大电站锅炉厂的产能总共有9000万KW,但实际的产量只有5000万KW,产能利用率仅为55.56%,产能过剩严重。我国核电设备的年产能在12台套左右,但每年核准的只有3台套,产能利用严重不足。
“我国电力行业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后,发展速度逐渐回归理性,而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也在大幅减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传统产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合新形势下电力需求。”杨恒坤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
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恶性竞争非常严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发电设备产品的价格一路走跌,与2008年相比,百万机组用锅炉的价格降低了3.4亿元左右,百万机组用电站汽轮机价格降低了1.2亿元左右,百万机组用发电机的价格降低了2000万元左右。风电机组价格从2008年的6500元/KW,降到2009年的5400元/KW,再到2010年跌破4000元/KW。如今,风机报价已降至3750元/KW左右。
化解产能过剩需形成合力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尤其部分地方政府以追求经济和财税收入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给、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招商引资,扭曲了市场信号,影响了企业正常的投资决策。”上述工信部负责人表示,化解产能过剩和深化改革将同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大幅度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行政性干预。
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看来,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许多企业生存发展都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加剧、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的一系列经营困难和风险,这就促使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发展,首当其冲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端产品发展。
此外,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电工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消化一批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到海外去发展,转移一批产能。下大力气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
“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要创造有利于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是根治‘体制性’产能过剩唯一途径,必须调整产业政策取向,消除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的不当激励,并应建立产能过剩产业援助退出与辅助调整机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说。